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监视器后面的那个人永远都不可能走出来和你对视

来源:米乐体育赛事    发布时间:2024-01-20 16:07:57

  每次在手机上使用人脸识别功能,根据提示眨眼睛并转动面部后,屏幕上会闪过一道亮光,仿佛被人摄取了什么秘密。

  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监控无处不在,但是却永远无法和监控器后面的“那个人”对视。科幻作家张冉在小说《以太》中就构造过这样一个世界:监视一切,甚至能过滤“不良”信息的监控者“以太”,是以纳米的大小弥散在空气里……

  这篇小说被收录在大方近期出版的《想看 在看 看过》一书中,在这本以监视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合集里,还有31篇与《以太》内核相似的故事,美国科幻作家乔纳森·勒瑟姆(Jonathan Lethem)评价这本书是“对于圆形监狱勇敢而必要的文学想象”。而此书中文版的出版,也凝结了译者和设计师关于“监控”的反思。

  近期,我们邀请了《想看 在看 看过》的译者宋琦、设计师安克晨以及科幻作家张冉,一起聊了聊这本“监控之书”的诞生。

  《以太》是我写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也是我第一篇被翻译成英文的科幻小说。这篇小说翻译成英文以后叫Ether,被收进了一个叫Watchlist的英文短篇选集。Watchlist这个词一般用来指“观察名单”或“观测名单”,有一种监视的意味。这篇小说入选之初,编辑就和我聊过做这本书的初衷。美国的编辑对现在这种无所不在的监控感到忧心,这本书在某一些程度上是一种对未来的启示。

  “以太”这个词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水火风土几种基本元素之外,还有一种未知的元素充满了整个宇宙,那些可以解释的元素之外诸多不可解释的元素,就被统称为以太。这个概念被西方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借用了很久。直到17、18世纪,人们仍然相信,光和电磁波一定要依赖某种介质来传播,这种我们没法探测的介质被称作“以太”。我的小说也借用了这个概念。

  那么《以太》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读者可以借鉴斯诺登的经历。2013年CIA前雇员斯诺登爆料出了“棱镜计划”,逃出美国之后在俄罗斯呆了七八年了,至今仍在俄罗斯。“棱镜计划”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个监视计划。这个计划允许美国的国家安全部门通过种种方式来监视美国公民,乃至境外的美国人和境外人士的各种聊天内容,包括个人聊天数据、语音通信和文件传输记录、社交网络档案等。很多公司,比如雅虎、谷歌、Facebook、Twitter,都否认了为“棱镜计划” 提供服务,但他们非常有可能绕过法律继续为“棱镜计划“提供数据。

  在《以太》这一个故事里,当权者不再需要通过“棱镜计划”就可以监视大众。空气中会遍布着一种叫作“以太”的纳米机器人。这种漂浮着的微小机器,除了能监听你所有的视觉、听觉乃至网络信息,还能改变你接触到的信息。它像防火墙一样,把它认为的有害信息从你的生活中剔除出去。比如以太认为你正在讨论的云南某个学校的人质劫持事件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你的所有谈话,包括你跟对面朋友说的话,都会被这种小机器替换成为其他的音频数据。你对面的朋友听到的,就是“晚饭好不好吃”之类的无足轻重、毫无意义的谈话内容。

  那我们要如何破除以太的监控和信息管制呢?因为“以太”无法改变触觉,所以小说中有一个组织想出了一个终极的办法来传递信息:两个人,包括更多的人,他们以用手指在对方手心写字的方式来自由地交谈,不受政府和整个以太计划的监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叫作“手指聊天聚会” 的组织。

  《以太》作为一篇反乌托邦小说,不会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所以小说最后“以太”系统也没有被推翻。但是,小说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未来的某一天,监控和信息管制会变得无孔不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不应该以及要如何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包括信息自由——获取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自由,包括社交自由——跟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物产生交互的自由,这最终也是我们灵魂的自由和意志的自由。

  这本小说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我们现在谈到的未来社交方式,包括监控的方式,都是通过最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但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未来信息发达之后,人们在网上创作的影片、小说都能加入嗅觉元素。它能产生各种味道,然后就产生了一批被称为“嗅味师”的人。他们像现在的香水调制者一样,能够分辨很复杂的气味。同时,作者又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非洲。因为科幻领域的非洲视角是很罕见的,所以这篇小说很有异域风情,推荐大家阅读。

  总体来说,这本书中的很多篇目都很精彩,在科幻上提出了某种或然性,某种关于未来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都能让我们读过之后掩卷长思。这就是科幻这种类型文学跟其他文学不同的地方——它给我们大家带来的不光是美好的阅读体验,还有阅读之后更多的思考空间。

  “‘我们一定要永远问自己,我们想要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翻译的过程中,我也在反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2018年10月,苹果CEO库克在国际数据保护和隐私委员会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说,“人们的信息,从日常的信息到非常个人化的信息,都在被各个公司以军事化的效率变成武器,用来对付用户。这一些数据碎片都是无害的,但是却被精心组装、合成、交易和销售。在极端情况下,这样的一个过程创造了一个持久的数字档案,让有些科技公司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因此,库克呼吁美国推行联邦隐私法。

  我读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心头一凛。当时,《想看 在看 看过》这本书已经翻译完成了,即将交稿。书中的内容和库克的观点高度契合,尤其是他强调的“我们一定要永远问自己,我们想要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在反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虽然大家看完这本书,不一定能够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但是对那些比较重视个人隐私的人而言,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法,或多或少都将被这些故事所影响。

  这个故事包含了13个小故事,虽然相互独立,但是它们拥有完全一致的主题和内核。保罗·德·菲利普在这13个小故事里写到了眼球诈骗带来的灾难、隐身斗篷导致的混乱、平板设备监控学生的荒唐、自然变形人对地球文明的间接毁坏、用智能灰尘把全世界变成直播欢乐场的后果等。每个故事都在警示我们所有人都活在监视之下。

  在这一个故事里,几个好朋友时不时会收到神秘的录像带,然后大家会一起观看这些莫名其妙的视频。起初,录像带的主人公一成不变,总是大家熟知的一位知名主持人,拍摄录像带的人也从未在镜头当中出现,只有偶尔响起的画外音在解说。后来形势逐渐失控,这些观看录像的人也成了录像带的主角。

  在翻译这一个故事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作者肖恩·伯纳德的一篇访谈。在这个访谈中,他谈到了写这一个故事的初衷和思路。原来他写这个故事的念头始于2009年。当时,只要住在加利福尼亚的人,没有人不知道PBS的知名主持人谢尔·豪瑟(Huell Howser)。谢尔·豪瑟当主持人已经30年了,他主要向观众介绍加利福尼亚的各个景点,屏幕上的他总是兴高采烈的。于是伯纳德就开始想象豪瑟在安静的时候是啥样子,他独自一人开车回家时是啥样子,在家喝咖啡时又是啥样子,整天兴高采烈的他是否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黑暗往事。因此就有了这一个故事的雏形。

  《见证者与旅客列车》既是这一个故事的题目,同时也是主人公弗拉姆博士夫妇合作完成的论文名称。读这一个故事的时候,你们可以结合叔本华的理论去理解:心灵为真,世界为幻,全世界透过我的感官呈现,唯以我心作为它的存在基础,所以如果抽离掉我的感官,全世界的表象也就消失了。

  《想看 在看 看过》开始就提到了一个“圆形监狱”的概念,所以整个封面我都参考了圆形监狱的轮廓,但它其实也是一个碟片收纳架。这个碟片收纳架可以容纳“想看”的欲望,“在看”的状态和“看过”的历史。

  我想表现的是,在这个被监视的监狱中,谁都可能会成为碟片架上的故事。采用碟片的元素,是因为我感觉到监视别人的生活就是在偷看别人的故事。而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自己也被看的故事之一。碟片,比如DVD和CD,本身就是一种记忆的载体。你看它的时候是眼睛记下,你听它的时候耳朵记下,然后你记忆中就会刻下你看到的东西。在诠释了这个概念之后,我又将整个画面进行了简化,最后这些摞起来的碟片和支撑的结构,组成了一个“看”字。

  对于英文书名的处理,我用到一个叫“镭射银” 的烫印工艺。采用镭射工艺,一是为了对应碟片反面的质感,二是因为镭射是影像产品的防伪标志。我们有一些早期的唱片上面会有防伪标,就是我们说的镭射标。采用“镭射标”的工艺,是因为我想到家长监视孩子的出发点是为孩子的安全着想,而镭射标其实正是验证真伪的一个标准。我觉得这两者之间其实有一定的关联。家长的这种监视是真监视、假关心,还是真关心、假监视,其实是很矛盾的,需要去验证。

  在封面的颜色上,我使用了大量的黑色搭配荧光绿色。这样的视觉对比比较强烈。绿色是一个中性的颜色,它不会太偏向某一方面。而荧光色不但有迷离的科幻感,而且很吸引读者的眼球,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发现它,这也代表着一种处于曝光下的状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推荐资讯